
日前一篇新聞震驚全台:「公視開台以來 42 萬筆新聞畫面全被刪光!」(點我看新聞)
根據鏡週刊報導,今年 2 月 6 日,財團法人公共電新聞旗下包含公視新聞部、客家電視台及台語台,自2017年起至今年1月以數位建檔的近42萬筆新聞資料畫面,遭維護廠商全數刪除,因沒有備份而無法恢復。
資料誤刪,和學程式到底有什麼關係?
隨著數位科技的發展與時下流行「手機先吃」的拍照習慣,相信大家對於手機、筆記型電腦跳出:「儲存空間已滿」這樣的訊息並不陌生。試想如果每天都要對自己全部的資料備份一份,這個資料量會多可怕。
因此在資料儲存業界就有一種:「差異備份(Differential Backup)」的技術,只針對使用者有更動的資料進行備份,沒更動的部分則維持一樣。
這些都必須仰賴程式的自動執行,協助我們星期、每天甚至每小時判斷到底哪些資料有更動、哪些資料還是和之前一樣。
程式語言是什麼?
我們使用中文、英文與身旁的人溝通,像筆者才剛用中文問隔壁的同事說:「誒!等會中午要吃什麼?」這個千古的難題。
程式語言(Programming language)其實就好比「英文」、「中文」,其功能與我們日常使用的語言相同,主要用於和其他人溝通,目的在於「敘事」--- 告訴對方一個事實或邏輯。
而程式語言溝通的對象則是「電腦」,請電腦用它強大的「思考(運算)」能力,依照我們所告訴它的「邏輯」來幫我們執行任務。
所以程式語言就好比我們熟知的圍棋一般,對於訓練思維邏輯與耐心,皆是一個很好的方法。
如果你覺得「說中文」並不難的話,我相信「程式語言」對你來說也一定不可怕。因為就根本來說,它只是一個「說故事」的工具而已。
好啦,今天的科普就到這邊囉!希望有幫助大家了解程式語言與程式的相關應用。
最後筆者在這要再大聲呼籲:「重要的資料一定要至少備份 3 份!,而且要分別放在不同的裝置、不同的地方」才能確保你與孩子、伴侶或友人的重要回憶,不會因意外而如長江水一去不復返。
註:*完整的資料備份技術其實還有全備份(Full Backup)、增量備份(Incremental Backup)、差異備份(Differential Backup),但礙於本篇為科普文章就不深入討論。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再自行上網搜尋關鍵字喔!